大数据精准预警,从源头化解欠薪风险 我市农民工吃上“定心丸”
发布时间: 2025-11-23 09:00:46 编辑: 苏敏 文章来源:
字体:

本网讯 “感谢智慧预警系统,我们的工资有了保障。”近日,海门区某工程项目的农民工终于放下心来。此前,大数据预警模型精准捕捉到该项目未按规定办理工资保证金,人社部门快速响应、精准核查,推动项目总包单位足额缴纳工资保证金80万元,实现了风险隐患的“早发现、快处置、全闭环”。

作为建筑之乡,南通建筑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但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曾是困扰社会的“老大难”。为破解这一难题,南通市域指挥中心联合人社、住建、城管、数据局等多部门,打破信息壁垒,以“高效处置一件事”为导向,将大数据技术与民生保障需求深度融合,构建农民工工资权益保护智慧应用场景,将监管关口前移,从源头筑牢欠薪“防火墙”。

该智慧应用场景的核心在于三大综合预警模型,分别聚焦“未按规定办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未按规定拨付人工费”“未按规定开设或使用农民工工资专户”三大风险点,通过数据赋能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兜底”的全链条监管体系。通过汇聚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中的工程中标、合同备案、施工许可、银行代发、考勤记录等多源数据,模型实现风险的精准识别、自动预警,从源头为高效处置提供靶向目标。此次海门区预警案例正是模型在10月13日运行时通过比对施工许可证领证信息与人社部门工资保证金备案数据,精准发现该300万元以上项目中标超过30个工作日仍未办理保证金,随即触发预警,为后续高效处置争取了时间窗口。

预警不是终点,闭环处置才是关键。依托市县镇三级治理现代化联动平台,预警信息以数字化工单形式第一时间派发至属地政府及人社、住建等部门,实现“一门受理、多方联动、限时办结”。平台全程跟踪处置进度,实时反馈办理结果,实现“预警—派单—核实—处置—分析”全流程数字化留痕、可视化管理。为进一步推动高效处置,我市还出台《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预警工作规程》等文件,明确各部门职责边界,形成协同治理合力。

预警模型自2023年1月上线以来,已对全市4625个在建工程项目实现有效监管,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仅今年以来就督促212家工程总包单位办理工资保证金6910万元,推动176家建设单位拨付人工费15260万元,助力101家总包单位通过专用账户支付工资14163.91万元。2023年10月,预警模型应用场景荣获江苏省数据知识产权证书,为全省同类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南通样本”。

“我们将以‘高效处置一件事’理念为引领,不断拓展数据维度、提升预警精度,把欠薪风险化解在源头、消除在萌芽。”南通市域指挥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胡高明表示,中心将继续深化多部门协同联动,以更精准的数字化手段、更高效的治理机制为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驾护航,让高效处置成为民生保障的坚实后盾,为南通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记者张亮 通讯员朱雨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