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高新区企业实现国际标准“零的突破”——江苏生益:双轮驱动引领行业发展
发布时间: 2025-11-23 08:54:00 编辑: 苏敏 文章来源:
字体:

20日,南通高新区内的江苏生益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迎来发展里程碑——两项IEC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国家电子电路基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星载特种分中心同步揭牌。此次国际标准发布实现了我市企业在电子电路基材领域国际标准“零的突破”,更标志着这家本土高频覆铜板龙头企业,凭借技术硬实力与智能化生产双轮驱动,跻身全球行业第一梯队。

作为南通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链重点项目,江苏生益深耕高频覆铜板领域,构建了集研发、营销、采购、生产、制造于一体的全链条体系。高频覆铜板被誉为“电子工业的地皮”,是5G基站天线的关键核心材料,而江苏生益正是该领域的领跑者。“两项IEC国际标准的发布,意味着我们的技术实力得到全球行业权威认可,让中国企业在全球电子电路基材产业竞争中拥有了更多话语权。”公司总经理许挺挺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其生产的高频线路板已广泛应用于诺基亚、中兴通讯、爱立信等全球知名通信企业的基站设备中,“全球每两块5G基站核心材料就有一块来自江苏生益,我们的产品正支撑着全球5G信号的稳定传输”。

在为全球5G发展提供核心材料支撑的同时,江苏生益自身也成为5G技术赋能制造业的典范——不久前刚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2025年5G工厂名录”。“企业从规划阶段便融入自动化、智能化理念,近年来与知名通信企业深度合作建设5G核心机房,实现车间5G网络100%全覆盖,配套SAP系统、MES系统及AGV无人运输设备、机械手臂等智能装备,构建起全流程智能生产体系。”江苏生益董事林妙玲表示,5G技术正推动生产流程实现质的变革。以核心生产环节为例,传统模式下前段上胶与后段压合工序存在数据时延,需人工传递参数、调整工艺,既影响协同效率又降低产品一致性;如今通过5G动态工艺数据库,可实时抓取涂胶速度、树脂含量等关键数据,动态调整压合的真空、温度、压力及时间参数,实现前后工序无缝协同。依托5G赋能的视觉识别系统与全景厚度检测技术,产品表观缺陷检出率、厚度精度控制均达行业顶尖水平,良率稳定在99%以上。

技术突破与智能赋能的叠加,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提升。“目前350名左右员工支撑起近10亿元年营收,人均产值接近300万元,远超行业100万元的平均水平。”许挺挺表示,此次国家电子电路基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星载特种分中心的揭牌,更标志着企业在聚焦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迈出关键一步。

南通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郑强表示,园区将始终秉持“陪伴式”服务理念,精准对接研发、生产、人才等核心需求,为企业提供资源链接、服务保障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辖区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记者 黄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