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青春小店”,让大学生的创业梦想绽放光芒
发布时间: 2025-11-20 14:09:31 编辑: 高锋 文章来源:
字体:

“滴滴——快递已入库!”11月11日下午,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创业园的物流驿站里一派繁忙,陈涛、盛乐、宗志明、郭露旋几人在如小山般的包裹里埋头分拣,扫码枪的声音此起彼伏。“‘双11’每天的快递量都有一万多件,我们常常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9点半。”陈涛擦了擦汗,手里的动作却没有慢下来。

他们是大三学生,也是小店老板。自2015年起,学校创办创新创业园区,至今已滚动孵化至第十批项目。100多名大学生在这里起步,从“实习打工人”成长为“店铺主理人”,用热爱和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创想。

小店铺服务大校园

“第一波高峰已经过了,那时候比现在还忙!”盛乐回忆起前不久的“大战”,记忆犹新。不到30平方米的小店里,包裹放不下就堆到外面,有时候夜里还在打电话沟通,“虽然辛苦,但很充实,因为是自个儿的店嘛!”盛乐笑道。

漫步创业园,仿佛走进了一个微缩版的商业街。与物流店几米之遥的咖啡馆里,草编的藤椅、精致的摆件,深棕色的主题墙上贴满了文艺范儿的照片——这里是学校的当红打卡地。柜台前,主理人兼咖啡师张晗正低头给一杯抹茶拿铁画上拉花,“这是我研制的新品,抹茶味浓郁,口感比较独特,很受同学们欢迎。”说话间,微信小程序又提示来了新的订单。

“九玖小铺”的店主李雪彤把促销展板搬到了店门口,上面用艺术字体醒目地写着“三包洗衣液仅需12.9元”等字样,吸引了不少学生争相选购。李雪彤介绍:“开学快两个月了,我发现不少同学从家里带来的洗护用品用完了,就趁着‘双11’推出促销活动,昨天进账了2000多元。”“物美价廉,很符合我的消费预期。”一名学生顾客满载而归。

角落里的“拾光摄影”同样门庭若市。“开学时来这儿拍过证件照,感觉效果挺不错,这次想尝试一组艺术照。”学生孙春悦正和店主窦嘉徐挑选心仪的风格,她说,自己不是本地人,对学校周边不太熟悉,到外面拍照也担心踩坑,“学姐开的店就靠谱多了,不仅技术好、定价实惠,而且就在教学楼旁边,非常方便!”

咖啡、面包、优品、物流、水果、摄影……10余家小店品类各异,精准覆盖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全场景。“我们每年5月面向大二、大三学生发起招募,在发挥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筛选出既有特色又接地气的项目进行孵化。”创业园管理办教师袁娇娇介绍,让学生来当老板,真刀真枪投入市场,不仅为师生带来了便利,也让他们收获了成长。

“打工人”成为“当家的”

大学生开店,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资金和货源问题。“要不是学校给我们减免房租和水电费,或许我真不敢迈出这一步。”张晗坦言,与其他店铺不同,咖啡馆前期投入较大,家里前后支持了4万多元。为了节省经费,张晗自己粉刷墙面、布置装饰,一块不锈钢台面她硬是跑了三四家店才最终敲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现在算是真正理解了”。

货源方面,水果店店主卞靖宇有自己的独家渠道。“我哥哥就是开水果店的,拿货不成问题,我有信心试试看。”区别于校内其他水果店走的品质路线,卞靖宇制定了“差异化竞争”策略——一是花样多,时令水果应有尽有;二是“走量不走价”,减少损耗。“我还有个小窍门,趁着下课人多的时候切水果,散发的果香往往能吸引更多顾客。”卞靖宇透露,这样一套“生意经”,让他的小店愈加红火,“年底回本肯定没问题!”

除了精打细算,“当家的”更要亲力亲为。宗志明直言:“从‘打工人’到‘老板’,这里面区别可大了!”他曾在上届物流店兼职一年,主要负责出入库;如今成了“当家的”,从办理营业执照到提高营运质量、维护客户关系等一切事务都要经手,“考虑的事情比以前多太多了,一定要有全局观”。

“挑战性更大,责任感也更强了。”李雪彤深有同感。为了积累经验,他先后在瑞幸、达美乐、肯悦咖啡等多家连锁品牌担任储备店长、门店经理,但现在的这家小店让他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他笑着说:“设计、装修、开业运营都是老师带着我一手操办的。不夸张地说,除了上课,我几乎都在店里,甚至吃饭、睡觉都想着下个月的盈利点和新活动。”

“当老板还要做市场调研。”张晗补充,拿咖啡杯举例,她原先选用了黑色细口吸管,不少学生感觉不方便,后来改成了透明粗口;杯身上的logo也从高冷的英文简写变成了呆萌的卡通形象,“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来想当然,要多听顾客的意见”。

创业园孕育青春梦

创业园里,“小老板们”收获的远不只是营业额。

“这段经历对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课。”陈涛说,“以后如果想去社会上创业,至少我知道第一步该干什么。”这种“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熟悉感,消除了他对未知的恐惧。

另一家优品小店的店主梁珈玮把专业知识和创业实践结合了起来,利用软件技术专业优势,自己设计海报、制作小程序,为小店运营赋能。作为一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学生,他感慨道:“开店不仅实实在在地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更给了我追求梦想的底气。”前不久,他刚刚获得“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称号,“要把这样的创业平台推广给更多同学”。

李雪彤则收获了一份温暖的责任。他的小店,优先招募困难学生来兼职。“我店里有名同学,父亲年迈、母亲去世,学费是助学贷款,生活费就靠兼职。我能做的事不多,就是给他多排班、提供伙食,能帮一点是一点。”他说,创业让他懂得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为了成功入驻,窦嘉徐连续申请了两年。她特意选修了学校免费的SYB创业培训课程,并在最终的路演展示中鼓起勇气穿上了旗袍,自己给自己当模特,精彩地阐述了摄影店的创业计划,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沉醉在咖啡香气中的张晗曾经是一名篮球运动员。高挑的个子、利落的发型,球场上的拼抢与咖啡馆的闲适难免让人产生反差。“人生有很多种可能,只要是我喜欢的、感兴趣的,我都想去尝试。创业本身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不是吗?”

小店虽小,梦想滚烫。夜晚临近,李雪彤正在准备明天上新的“泡面盲桶超值购”活动,卞靖宇把秋冬季节销量最好的柚子摆在了C位,窦嘉徐刚刚签下一份明年毕业照的预约单……这群勇敢的“青春小店”主理人正迈着踏实的步伐,让梦想向更远处延伸。

作者: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