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南通分行强化异常交易金融风险防控
发布时间: 2025-11-20 11:51:13 编辑: 张水兰 文章来源:
字体:

近期,工商银行南通分行远程在线服务中心凭借敏锐的风险识别和高效的防控措施,在集中受理多笔大额异地汇款业务时,成功捕捉到一系列高度可疑交易特征。这一发现无疑为金融安全敲响了警钟,揭示了新型洗钱手段和潜在风险。

此次发现的可疑交易呈现出多方面异常特征。交易金额与用途严重矛盾,单笔汇款均超200万元,用途标注为“废铜款”,收款方却是异地个人账户(非企业账户),与大宗商品交易常规操作相悖。客户身份与交易背景也不匹配,汇款人多为17 - 18岁、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年轻人,且汇款时存在他人陪同,疑似被诱导或操控,有团伙作案风险。此外,客户提供的购货合同、发票等材料真实性存疑,仅为手机照片,无法当场核验原件,部分信息还模糊不清,疑似伪造或套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陪同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银行工作人员所需的证明材料(如单位在职证明),也为手机照片,而通常情况下,正式的证明材料开具需要一定时间。这种迅速提供证明的行为,尤其是涉及外地单位,进一步显示出交易的合理性存疑,增加了可疑性。

经了解分析,这些异常交易潜藏着诈骗、洗钱和账户滥用等风险,不法分子可能利用年轻人法律意识薄弱,诱导其提供账户进行资金转移,或者通过异地个人账户接收大额资金并伪造交易背景,掩盖资金非法来源。此外,客户账户还可能被不法分子控制,成为违法活动的“中转站”。

该行远程在线服务中心之所以能及时发现这些潜在风险,得益于其集中受理业务的模式。客户选择不同网点办理业务,单一网点往往难以察觉业务间的共同可疑点,而远程在线服务中心通过集中处理,能够从大量交易数据中抽丝剥茧,发现多笔业务中的相似异常特征,从而精准识别风险。这种敏锐的风险洞察力,体现了其在风险防控领域的前瞻性和专业性。针对这些风险,南通分行远程在线服务中心迅速提出防控要求,下发风险提示,要求对类似大额异地汇款,提供交易证明原件并通过官方渠道核验,详细询问资金来源和交易背景;若发现多人集中办理、话术一致或他人陪同指导,立即暂缓业务并上报;对存在异常特征的交易,及时通过内部系统上报可疑线索。

此次事件给全辖带来深刻启示,要时刻保持风险敏感度,对异常交易特征高度警惕,杜绝“形式审核”;落实“了解你的客户”(KYC)原则,多维度核实客户身份与交易背景;加强风险培训,提升员工识别异常交易的精准度和防控能力。远程在线服务中心将继续发挥其风险防控的敏锐性,为金融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