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卢铖卉)14日上午,位于南通都市农业公园片区内的南通崇粮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崇粮公司)内一派繁忙景象:一座座现代化粮仓巍然耸立,粮食烘干中心机器轰鸣、全速运转,正全力保障粮食加工与储运工作的进行,预计今年大米产量将达2万吨。
当前,烘干与加工环节已成为守护粮食品质、提升品牌附加值的核心所在。崇粮公司全新投运的稻米加工项目,依托智能化设备与全产业链闭环管理,为本土大米品牌“崇佰农”注入了强劲动能。
烘干车间内,16台大型低温烘干机日夜不停,对刚收割的湿稻谷进行烘干处理。崇粮公司今年新增8座大型圆筒仓,实现稻谷收割后直接入仓,从源头上杜绝了因露天堆放可能引发的粮食受潮、霉变等品质隐患。工作人员刘纪伟介绍,仓储升级后,粮食烘干效率整体提升约20%。
除高效烘干与科学存储外,智能化加工生产线同样是“崇佰农”品质的重要保障。据了解,公司去年投资1200万元新建的大米生产线已稳定运行,不仅配备了色选机、碾米机、砻谷机等核心设备,还配套建设了恒温库,用于成品粮的保鲜储存,日加工能力达200吨。
目前,崇粮公司已构建从种植、收割、烘干、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在前端,公司拥有约4万亩种植基地,主推品种为“南粳5055”。中端储运环节,圆筒仓实现了粮食水分的精准控制,恒温库则确保成品粮在储存过程中锁鲜保质。后端销售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溯源系统,“吃得放心”成为“崇佰农”品牌最坚实的信任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