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正在专注操作管道检测机器人。 记者俞慧娟
昨天上午,市区人民中路一侧非机动车道旁,市水务集团下属排水管网公司的工作人员正专注操作设备,对该路段的污水管网展开一场细致的结构性检测。
作业现场,联合疏通车率先发力,通过强劲的水流对管道内壁进行冲刷,清除附着的杂物与淤泥。“先把管道‘洗干净’,后续检测才能看得更清楚。”清淤、抽水等前道工序完成后,一台外形酷似玩具小车、装备有高清摄像头的CCTV管道检测机器人,被工作人员从另一处污水检查井口缓缓放入,直至进入井下。
在地面检测人员的精准控制下,这台机器人在幽暗的管道内部稳步爬行,将所捕捉的管道内部影像实时传回地面控制台的屏幕上。“管道接口是我们重点观察对象,经过此处时会开启旋转按钮,360度查看接口是否完好。”说话间,CCTV管道检测机器人恰好经过一处洞口,检测人员敏锐发现异常,立即转动操控杆,将镜头对准一处可疑阴影,“看,这里就有漏水迹象,需要截图保存重点分析。”
当天检测的这段管道全长800多米,主要承担周边小区居民的生活污水收集任务,已服役十多年。“就像人到了一定年纪血管会老化一样,老管网也容易出现‘健康问题’。”市排水管网公司设施养护科工作人员宗卫鹏打了个形象的比方,使用年限过长的污水管道容易出现腐蚀、破损、接口错位等结构性缺陷,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处理,不仅会导致污水渗漏,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路面塌陷,影响周边环境、交通和居民生活。开展结构性检测就是提前排查隐患,为后续修复提供精准依据。
自2019年起,市水务集团便启动管辖范围内管龄10年以上的污水管网的结构性检测工作,计划逐年实现老旧管网“体检”全覆盖。今年,市区约有70公里的污水管网被纳入检测清单,10月份进场以来,检测团队已完成约35公里管道的检测工作,预计本月底可全部收官。“每一段管道的检测过程都会全程录像存档,对发现的‘病症’进行分类、评级,形成详细的检测报告。”宗卫鹏表示,后续将“对症下药”清除病害,确保城市“血脉”保持畅通与健康。
记者俞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