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港闸经济开发区获悉,江苏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了江苏省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备案(登记)信息公告,其辖区内南通智文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文人工智能”)的“智伴大模型”通过备案。这也是该领域迄今为止南通首家通过备案的数字文化企业,标志着当地AI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智文人工智能由毕业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博士施超尘创办,2024年10月落户港闸经济开发区的南通市数字文化产业园,主营业务为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作为江苏省重点文化项目库企业、南通市科创认定项目及崇川区“紫琅英才”认定项目,企业落户仅一年便成果显著,已完成“文生数字模型(数影大模型)”与“情感陪伴模型(智伴大模型)”两大AI大模型研发,此次通过备案的正是“情感陪伴模型(智伴大模型)”。
据悉,该款智伴大模型具有人机对话、文字生成能力,聚焦情感陪伴与支持,能够提供线上社交辅助、虚拟社交体验、客户情感关怀式服务等。“通过多维度数据的分析,实现对情感的深度理解和准确判断,同时利用数字孪生技术结合生成式AI+自然语言处理(NLP)+深度学习,能够精准识别用户的情绪状态。”公司副总经理周超围介绍。
目前,“文生数字模型(数影大模型)”已经市场化落地,累计为客户开发制作200余个3D数字模型和1000余套动作序列资产;“情感陪伴模型(智伴大模型)”进入测试阶段,力争明年正式上线。
当前,智文人工智能正在研发专为文化旅游场景设计的AI工具——“古镜千年”智能微信小程序,该程序可通过图片识别,生成对应的文字介绍和短视频,为游客深度解读古迹历史、还原历史场景,用现代AI技术开启传统文化体验的全新篇章。
近年来,崇川抢抓数字文化发展新机遇,制定数字文化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布局直播电商、电子竞技、动漫游戏、数字装备、数字影视等“5+X”重点产业方向。今年上半年,新增规上文化企业26家,实现营收46.5亿元,同比增长46.26%;数字文化产业实现营收22亿元,占文化产业营收比重达47.3%,正逐步成为产业增长新引擎。此次智文人工智能的“智伴大模型”通过省级备案,将进一步推动崇川区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记者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