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长三角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毕业学年的51名同学正忙着数据通信实训课程第二周的学习,“集中培训知识点连贯,学习效率更高,实训部分都是上真机,并且教授的是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华为技术和软件使用,能更好帮助学生就业。”基地培训老师杨伟杰说。
这个为期两周的实训课程是学校与南通人才发展集团子公司江苏通时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这也是该基地作为市人社部门认定的数字信息化公共实训基地,开展的第二批次培训。
江苏通时慧公司依托自身运营的长三角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由华为、中国电子提供技术支撑,开设数据通信、鸿蒙、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课程,开展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学院共建、实习实训、技能认证等服务。
“2024年年底,我们就开始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合作,派现场工程师到学校开展嵌入式教学。”江苏通时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杨雨介绍说,现场工程师都是有企业项目工作经验的,他们的教学会更偏向于实际操作。
手握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先进的实训环境,公司想发挥社会效益,便积极申请了市级公共实训基地,经人社部门组织专家现场验收后,正式入列。
“基地的设备、课程体系是最新的,可以确保学生掌握前沿技术应用能力,实训内容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杨雨说,培训中会把企业的真实案例融入课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对培训课程进行调整,契合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
参加培训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技能认证,“华为认证的含金量很高,在业内很受认可,如果能拿到高级别的工程师认证,月收入可以提高2000元。”杨雨说,基地会联动生态链企业、行业产业协会提供实习就业机会,也会借助南通人才发展集团旗下人力资源公司优势,向毕业学员提供合适的岗位信息,促进高质量就业。
今年6月刚从南通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的于浩,就是培训的受益者之一。“集中上了两周的课,相比平时的课程,上手实践更多,专业性也更强。”于浩说,自己之前对就业只有模糊的概念,那次密集培训后明确了方向:从事服务器运维方面的工作。
临近毕业,老师将实训基地发来的对口岗位需求发在群里,于浩看中了江苏深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运维岗。顺利通过面试,于浩已经入职企业两个多月,“先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再寻求更好的机会。”
今年上半年,通时慧公司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的近500名学生开展了数据通信和鸿蒙两个课程的实训,接下来还有南通科院的一个班,江苏工程的实训班也在接洽中,“现在主要是做通识培训,梳理他们学过的内容,辅以实操训练。”杨雨表示,希望能做成面向全市所有高校的公共实训基地,引进不同课程体系,与学校、企业、板块共建产教联合体,根据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更好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实习到就业的无缝衔接。
记者 何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