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昨天下午2时许,水绘园风景区,一曲明亮婉转的《梨花颂》从园林深处悠悠传来,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循声前往。
穿过浯溪桥,走进寒碧堂,一场精彩的杖头木偶戏正在上演。伴随悠扬的乐曲,木偶在如皋市木偶艺术团演员的娴熟操控下,轻盈游走,姿态灵动,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也为游览增添了别样的文化体验。演出过程中,驻足欣赏的游客络绎不绝,寒碧堂内外很快便围满了观众。
“第一次来如皋旅游就遇到了这么有地方特色的非遗表演,真是不虚此行。”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国芳说。借此机会,她还主动上台体验,在演员的指导下亲手操纵木偶杆,近距离感受木偶艺术的魅力与乐趣。“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文化氛围也很浓厚,我和朋友玩得非常开心。”
据了解,如皋杖头木偶戏始于汉唐,兴于元明,盛于清朝和民国年间。2007年,它被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该项目的传承保护单位,如皋市木偶艺术团长期致力于保护与传播工作,通过送戏下乡、非遗进校园、文化进企业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并喜爱这项本土非遗。
“我们在水绘园的驻场演出已经持续了十多年,每天固定时间表演,从未间断。这种方式既为周边市民提供了欣赏本地非遗的固定场所,又让更多外地游客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项传统艺术。”如皋市木偶艺术团演员兼剧目主任陈银岗表示。据悉,近期每个工作日的下午以及周末的上、下午,“非遗进景区——如皋杖头木偶戏”都将如期上演,节目包括《女儿情》《俏媒婆》《变脸秀》等。本报记者杨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