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皋:跨越8000里 新疆伊宁村干部“如皋取经”
发布时间: 2025-10-04 15:14:47 编辑: 高锋 文章来源:
字体:

从徐湾社区的茂盛梨园,到南东陈社区的智慧警务,再到万富社区的艾草河坡……来自新疆伊宁县的18名村(社区)“两委”正职及后备力量跨越8000多里,在南通如皋东陈镇展开为期一个月的“沉浸式”交流学习。

梨园结出“共富果” 特色IP赋能乡村振兴

“尝到家乡的味道,让我倍感亲切。”走进徐湾社区梨园,伊宁县喀什镇喀拉巴格村党支部副书记苏巴提惊喜地发现,园内部分梨树竟是从新疆引种的品种。他跟着徐湾社区的居民一起,为梨子贴标签、套纸套,再整齐地码进包装箱里,这也让他萌生了新想法,“等这一季梨全部卖完之后,我们想推荐更多新疆水果来到如皋。”

“村子道路整洁、特色产业兴旺,就连梨园都是研学基地和亲子课堂!”走在徐湾社区的道路上,伊宁县的实践锻炼人员连连惊叹。从2017年种下第一棵“苏翠1号”梨树至今,徐湾社区不仅成功打造了自己的IP,还探索出“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的新模式。

“咱们徐湾的翠梨形美、皮薄、味甜……”社区直播间里,伊宁县的实践锻炼人员亲自参与了带货,社区巧妙搭建起农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云端桥梁”,微信小程序、电商平台齐头并进,不仅让新鲜的翠梨走俏市场,还把梨膏、梨糖等衍生农特产品也推向了全国。“在直播上,这里有好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伊宁县吉里于孜镇五道桥村党支部副书记买地努表示,希望今后可以通过直播间推介更多新疆的特产,让新疆和如皋、南通一直保持良好的交流。

智慧治理织就“平安网” 科技赋能基层治理

“智慧赋能,可以绘制电子地图实现重点要素融合,一图通览……”“科技助力,可以用无人机开启‘陆空一体’巡逻模式……”

在南东陈社区警务室内,伊宁县墩麻扎镇托海村治保主任伊仔哈尔·玉山江听着社区干部的讲解,认真地将学习到的经验记录下来,并加入自己的看法和感想。

“如皋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敢于尝试新方法,充满了‘闯劲’和‘创劲’。”伊仔哈尔·玉山江告诉记者,值得称赞的还有警务室推行的无人机勤务模式,无人机可以做到定位巡航,点击跟随模式就可以在空中跟随警车一起同步开展巡逻,实现陆空巡逻一体化。这一创新做法不仅提升了快速反应、应急处突的能力,还能有效排查高空作业安全隐患。回去以后可以借鉴如皋精细化的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模式,结合伊宁县实际,探索建立更有效、更温暖的管理体系。

艾草长出“生态金” 绿色创新破解治理难题

“我们伊宁县有好多路肩、街面上都长了野草,定期需要进行除草,既费时又费力,希望能在如皋这边寻找到好的方法解决问题。”抱着这样的目标,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买买亚村村委会副主任兼治保主任图尔汗江·阿力木江来到了万富社区“取经”。

在万富社区,连绵的艾草沿着河坡铺展,形成一道独特的生态景观。这里曾经是垦坡种植的“重灾区”,如今却成为生态治理的样板区。社区有10条总长12600米的四级河道,曾因垦坡种植问题成为基层治理的“老大难”。2024年,社区从端午节挂艾草习俗中获得灵感,创新性地在6800米河坡开展艾草种植试验,推出“集体栽种+农户管护+收益归己”的治理模式。

“我们将学习如皋因村施策的经验,指导我们的村庄做好产业规划,避免同质化竞争,试点先行、积极探索,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选择基础较好的农村进行试点,复制如皋的成功经验,强力推动伊宁的特色农牧业,与旅游康养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学习如皋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的经验,提升我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上皇宫村党建专干木合力赛木·巴合提亚尔表示。

随着两地交流合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如皋的创新实践将在天山脚下生根发芽。从长江之滨到伊犁河谷,这场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正在续写东西部协作的崭新篇章。

作者:蔡易 崔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