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我们回来啦!”昨天上午10点20分,在上海浦东机场1号航站楼出站口,随着出站的人流,16名身着鲜明黄色外套、胸前绣有国旗的援外医疗队员向前来接机的“亲人”们挥手致意。历时一年,跨越万里,第20期中国(江苏)援圭亚那医疗队顺利回国,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和派出单位代表手捧鲜花到站迎接,向凯旋的援外医疗队员致敬。
第20期中国(江苏)援圭亚那医疗队由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的16名队员组成,涵盖普外科、骨科、肾内科、妇产科、儿科、眼科、麻醉科、烧伤整形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专业领域。
“太开心了,一下飞机就能见到‘亲人’,感觉特别温暖!这一年,我们体重轻了,皮肤黑了,头发白了,但我们的心是火热的!”接过鲜花,医疗队队长杜伯祥的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笑容。
当天,在上海仁济医院眼科进修的市一院眼科副主任曹鑫也特地赶来接机,她第一时间和同一个科室的同事、援外医疗队的眼科专家黄晓波博士开心拥抱,“我给你带了盲盒手办,让它们陪你回国后继续战斗在医疗一线”!
医疗队中,皮肤黝黑的肝胆外科医生钱益格外“显眼”:“晒黑了,但黑了显瘦,哈哈。此时此刻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心情特别激动。过去一年,我们把中国医生的技术、善意和友谊传递给了受援国的人民,这段经历将是我一生的财富,也会深刻影响我今后的职业生涯。”
“你们辛苦了!看到你们安全落地,我们也踏实了!”前来接机的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兼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吴徐明对全体医疗队员圆满完成援外医疗任务表示肯定,他细心叮嘱大伙,“回来后,一定要好好休息,调整好作息,才能更好地回到工作岗位,为南通的医疗卫生事业再立新功!”
自1993年起,中国已连续向圭亚那派遣了20批医疗队,持续为该国提供医疗卫生支持。3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援外医疗队员始终坚守“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精神,不断在圭亚那开展医疗援助工作,造福当地人民,书写着中圭合作和友谊的华彩篇章。
自2024年9月抵圭以来,第20期中国(江苏)援圭亚那医疗队分别在乔治敦公立总医院(GPHC)和林登医院(LHC)开展工作。援外期间,医疗队累计接诊门诊患者11130人次,完成手术2034台,成功救治危重患者155人次,开展中医诊疗2898人次。 记者冯启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