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筑业大浪淘沙,南通“建筑铁军”同样面临严峻挑战。而刚刚70周年的启东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东建筑”)生机勃发,发展势头强劲。近日,记者专程前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我们长期坚持‘有利可图,风险可控,现金为王’的经营策略,努力实施技术转型、多元发展的战略布局,严格考核效率、效益,努力保持行业领先。”董事长陈向阳有条不紊地介绍。
精耕主业做强实业
临近国庆,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企业——启东印象沙地游客盈门。启东印象沙地闻名遐迩,受到央视大型美食文化栏目《味道》的青睐,节目组来现场取景拍摄了沙地美食专题纪录片。作为长三角“江海文旅明珠”,它居然是启东建筑集团2016年创办的一个“副业”。
“我们较早地‘跳出建筑做建筑业’,除了做深做精建筑主业外,还开拓了房地产业、酒店服务业、工业企业等副营产业,且把‘副业’做成了‘富业’。”陈向阳介绍,启东建筑是一家多元化发展的实体企业,在启东市内拥有生产、经营、办公等基地和场所12处,自持工业和商业土地600多亩、自有物业超25万平方米。
目前,启东建筑已形成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酒店服务、装配式建筑生产、职业技能教育等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旗下的建都房地产公司是当地3家一级开发资质企业之一;金典装饰公司为设计、施工双甲级资质企业;环球博圣酒店、启东宾馆等是启东酒店服务业的主力军;筑城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是长三角最大的现代建筑产业基地之一。
“稳健但不保守”
“我们稳健,但不保守,决策时崇尚理性与务实。”陈向阳告诉记者,投资装配式建筑是一次大胆正确的前进,而“拒绝高利诱惑”则让企业一次次远离了危险。
2017年11月,启东建筑果断决定,与启东城投公司合资成立现代建筑产业基地——启东市筑城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PC构件(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推动集团迈向建筑现代化的进程。这家南通最大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占地389亩,有职工268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占了一半,技术力量雄厚,一进入市场就赢得好口碑。虽然2025年PC构件市场需求量比去年减半,但筑城装配却称得上“一枝独秀”,客户考察频繁,公司投标工作繁忙,成为集团增长较快的特色业务板块。截至目前,今年已经承接项目约20个,生产PC预制构件4.4万立方米,在外地入沪构件企业中位列首位。
国内房地产市场火爆期间,某大集团主动邀请启东建筑全盘合作,给出的回报承诺极具诱惑力。启东建筑领导认真调研,拒收这送上门的“大生意”。类似“禁令”,让启东建筑远离了许多同行遭遇的悲剧。
今年以来,启东建筑全新布局“建筑+产业+运营维护”模式,培育新兴产业,精准发力城市更新,着力老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地下管网建设等,不乏智慧停车场、充电桩等惠民项目。
打造百年建筑名企
“报价过低的项目不接,垫资额度过高的项目不接,业主资信差的项目不接,施工合同条款苛刻的项目不接,楼盘滞销又无担保的项目不接!”在启东建筑管理层,5个“不接”严守企业发展底线,确保企业行稳致远。
着眼未来,启东建筑还大力培养新时代产业技术工人,通过承办的启东市建筑工程学校,培养能工巧匠和技术尖兵。2018年毕业的“90后”黄施颐原是一名基层BIM建模员,得益于集团导师传帮带和各类培训竞赛,黄施颐迅速在岗位上成长起来,2021年夺得南通市住建系统建筑信息模型技能竞赛第一名,2023年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如今他已是BIM技术中心主管。
“我们的理念就是走稳步、不停步,不走弯路、回头路。”陈向阳针对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存在盲目追求规模、风险意识淡薄、债务增长较快等通病,明确提出并坚持实施“有利可图、风险可控,适度规模、现金为王,多元经营、稳健发展”的基本经营方略,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
如今,启东建筑以“直营化、扁平化、穿透化、精细化”为抓手,推动管理模式、内部结构、经营能力全面升级。近年来,集团给予员工稳定的岗位,承诺员工人均工资稳步增长;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多年来累计捐资捐物7000多万元,在信用考评中始终名列前茅。陈向阳说:“走过七十载的启东建筑集团,将以‘思危、思变、思进’的实干精神,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勇创百年辉煌名企。”
记者 吴银华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