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8 09:26:35 来源:
家乡有句俗话叫做: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这话一点不假。譬如我,跟岳父岳母一起生活几十年,就总感觉岳母如亲妈,或者说岳母亲如妈。三十年来,我觉得丈母娘不同于一般的同龄女性。
1989年秋天,一位亲戚给我介绍了一个姑娘。我兴高采烈地从部队回家相亲。据说姑娘十分清高,一般人她瞧不上。从小生于富裕之家的她母亲,竟然也支持她,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姑娘嫁人,好比转世投胎,一旦嫁错了人,这一辈子可就完了。当然,这些话都是在我们结婚后,老婆才慢慢告诉我的。不过,这一次有人给姑娘介绍了个“当兵的”,她妈却又出奇地开明。她劝女儿:虽然俗话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可时代不同了,你就不要抱着过去的“老黄历”不放了,我看这“当兵的”有文化、有素养,值得考虑。本来对我不屑一顾的她,经母亲这么一说,再看在我亲戚是她父亲好友的份上,终于同意见一见。
那天下午,在亲戚家里,我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报。不一会儿,亲戚带回来一位姑娘。我猜想大概就是她吧,就立马站起来让座。姑娘扫了我一眼,迅速低下头看椅子,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微微一笑,随后也就坐下了。
说话是我先开的头。不到几分钟,姑娘的话匣子就被我打开了。于是,我们随心所欲、天南海北地攀谈起来……不知不觉,夕阳早已经西下。亲戚早做好了晚饭,为图吉利,她不仅忙了一桌好菜,还做了一锅大圆子(象征圆满、团团圆圆)。席间,亲戚夫妇在我面前“吹”了一通姑娘的优点,又在她面前“夸”了一通我的长处,并且再三申明:说的都是实话。我当然相信,毫无疑问。 饭毕,月亮早已升在高空。亲戚让我送姑娘回家。其实,通过一下午的交谈,我对姑娘已经有所了解,感觉不错,正想送送她继续加深了解呢。半路上,遇到前来接她的父母和妹妹。闲谈几句,她妈说,既然来了,就到家里坐坐?我说:行。
事隔几天,亲戚夫妇传来消息:有戏。
原来,那天晚上我走后,她家就开起了家庭会,就“行与不行”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姑娘说,人嘛还可以,像个政工干部,就是家里太穷了。她妈立马说:嫁人嫁人,又不是嫁财。如果人不好,纵有万贯家财又有什么用?我看这小伙子不错。她父亲无态度。妹妹说:我看也蛮好。于是这消息就传到了我这里。
后来,我们就成了。
婚后,我们一直和丈人、丈母娘住在一起(舅子在外地工作)。生活久了,小夫妻难免有一些磕磕碰碰。每当这时,丈母娘总是只训斥女儿,然后再好言安抚我。在这个家里,我成了唯一的宠儿。丈母娘总是把我们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有一点好吃的,她总是留着等我回家吃。每天她总是最先一个起床,最后一个睡觉,干最苦的,吃最差的。在这个家里,我们时刻感觉到她传递的温暖。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丈母娘念叨一句口头禅:儿女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哪有不心疼的?如今,丈母娘已经八十开外了。有人说,牙齿与舌头再好,也有磕碰的时候。可我与丈母娘之间,从未出现这样的现象。她总是把自己无限的母爱,洒向自己的儿女、儿媳和女婿。这,就是我的丈母娘——一个开明、无私、豁达、慈爱、仁厚的老人!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